长期以来,废旧铅蓄电池的处理一直是一个工作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环保部将出台“试点工作方案”,此后骨干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回收企业将可申请成为试点单位,利用销售网络暂时存放一定数量的废铅蓄电池。未破损的废铅蓄电池在由收集网点向集中转运点的运输过程中,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规范的电池企业将可高效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


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铅蓄电池的使用量较大,在这些电池“发光发热”后,如何将其妥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副理事长马永刚表示:“目前进入了电池报废高峰期,铅蓄电池年报废量超过600万吨。”据保守估算,超过60%的废旧铅蓄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

何为“非正规渠道”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安全中心研究员王红梅表示,所谓的“非正规渠道”,就是小商贩大量将废铅酸蓄电池从广大消费者手中回购,倾倒电池内的酸液后卖给小作坊加工厂。这种操作方式听起来简单,却会严重污染环境。但事实是,以此种渠道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量约占产生总量的80%。

相比于非正规渠道,正规的拆解企业是在全封闭环境下,运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对废旧铅蓄电池进行破碎、分选、转化。这样的处理方式安全又环保,但每吨再生铅需纳税2000多元;而非法拆解点不顾及环保、税收等因素,每出售一吨铅锭获利空间高达2000多元。

不难理解,近千元的环保成本是非正规渠道“打败”正规渠道的“杀手锏”。也正是由于无序回收方式的存在,使得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恶意竞争严重,合法的再生企业生存空间变得越发狭小,而铅在回收环节的污染防控形势也日益严峻。


扩展正规回收渠道


据了解,参与试点的单位应当是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将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海南、宁夏、上海等地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可以依托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包括销售网点、机动车4S店、维修网点等,收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铅蓄电池。

在收集过程中,收集网点可豁免危险废物管理要求,但必须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也需要设立集中转运点,以便将收集的废铅蓄电池进一步转移至回收处置单位。同时,试点单位也应建立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在所属收集网点和集中转运点配备必要的信息采集重点,并依托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核查管理。

此外,电池企业也被鼓励利用销售网络如门店、仓库等暂时存放一定数量的废铅蓄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展收集废铅蓄电池的网络渠道,也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治理根源任重道远


拓宽回收渠道只是解决废旧铅蓄电池问题进程中的一个部分,要解决其根源问题,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系统,有效监管废铅蓄电池的完整性,推进生产者责任和延伸制实施。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铅酸蓄电池进行物流管理,通过二维码技术对电池进行统一身份标识;结合移动互联技术实施采集操作数据,通过建立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与再生企业之间的物料流向信息,真正实现生产者责任制延伸。

其次,在消费者层面上,应细化消费者的责任。可在蓄电池上标明回收站地址,对于报废期过后无正当理由未将废旧蓄电池环保处理的消费者,环保执法部门可以建立处罚制度进行罚款或曝光。

最后,大力发展再生铅业务。鼓励和支持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绿色循环生产企业构建全国废旧铅蓄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打造废旧铅蓄电池生产、收集等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染,使铅蓄电池行业走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

采编/谢乐乐

 

推荐阅读

 “生死相依”的共生矿物

岩石也可以做CT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