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老先生评价他“求学师表,治学典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称其“无私奉献,后人楷模”。他就是我国有色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被誉为“有色之师”的陈新民院士。

乱世之中,心系祖国

        1912年,陈新民院士出生于安徽望江县,动荡不安的年代使他从小跟随家人四处搬迁,一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他对求学的渴望,通过自学,陈新民院士考入了南开中学,后又进入西南交大化工系学习。1935年,本着对“实业救国”的坚持,陈新民院士放弃了读研,选择到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工作。不久后,因华北局势动荡,他又南下担任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

        1937年,日寇铁蹄踏入中华,当年冬天,南京沦陷,陈新民院士随企业迁往湖北大冶,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他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读博士才算告一段落。1941年10月,他考取清华大学(已迁昆明,时称西南联大)的公派留学生,考分居冶金科榜首,享受林森奖学金优等生待遇。1941年,陈新民院士从昆明出发经香港到达美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在陈新民院士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年,抗日胜利的消息从国内传来。听到这一喜讯,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决心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身负使命,赴湘建校

        1952年,陈新民院士刚从民主德国采购教学设备归来,就接到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调令,要调他这位清华大学的校务委员兼秘书长去筹建一所新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创办这所新大学,是国家在1951年11月召开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上决定的,校址选在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

        离京前,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对陈新民院士说:“新中国发展重工业,急需矿山冶金专门人才。但是,国民经济尚在恢复,国家的人力物力有限,此行创业,困难不少。你是清华四根台柱子之一,相信你能独挡一面,做建造新大厦的大梁。”

        身负建校重担,陈新民院士立即赶到武汉,与中南区教育部负责人潘梓年、徐懋庸商定筹备班子,并到武汉大学抽调了几名教师,第二天一行人就风尘仆仆地赶到长沙。在湖南大学校长李达的支持下,他们借用湖大工程馆三楼的两间教室,一间用作办公,一间用作住宿,紧张地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建校筹备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1952年11月1日中南矿冶学院按期开学。在前几天还是木工厂的临时礼堂内,中南区教育部部长潘梓年宣布:“中南矿冶学院成立!”全场师生掌声雷动。如今,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当初襁褓中的学府,已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学。

领军学科,严谨治学

        陈新民院士在冶金和化学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便发挥优势,以“理工渗透、兼收并蓄、远源杂交”为指导思想,创设了冶金物理化学这个新专业。

        陈新民院士长期致力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多年来,他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鉴于陈新民院士在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陈新民院士不仅是具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备课反复推敲,讲授循循善诱,以清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到前后照应,举一反三,使学生充分消化。”

        更为重要的是,陈新民院士教学生,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教学生做一个正派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还以自己的身躯,为学生铺平了道路。凡是与学生合作的论文,自己出力再多,也是学生的名字放在最前面,获得的奖金和荣誉证书,一概由学生领受。

        陈新民院士为发展我国的有色冶金教育,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时光如白驹过隙,不肯收缰,但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