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夏都,松花江畔,七十一载,献身煤炭,艰苦创业,不忘初心是对素有“煤炭工业的脊梁”之称的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真实描述。“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学校精神也始终在向众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自1947年始建以来,黑龙江科技大学风雨兼程,历尽沧桑,71年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艰辛的创业史。

因煤而生,历经风雨(1947年—1997年)

 

初建伊始(1947年5月—1949年12月)

 

      黑龙江科技大学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鸡西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九一八事变后,鸡西矿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和掠夺,遭到严重破坏。

 

1947年2月,新中国首任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调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带领工作队进驻北满,恢复和发展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为培养全面的技术型采矿人才,同年5月,陈郁筹建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即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现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并担任该校首任校长,妻子袁溥之担任该校首任党支部书记、校长。

陈郁

陈郁,黑龙江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1901年11月11日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南头陈屋村,幼名陈旭贵,当工人时改名陈郁。1947年任东北煤矿工人干部学校(现黑龙江科技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职共和国首任煤炭部部长。1950年任燃料工业部部长时兼任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院长,后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陈郁及其夫人袁溥之

 

1948年4月,鸡西矿务局基于陈郁关于抓紧工矿企业工人干部学校的要求,建立了鸡西矿区职工学校,袁溥之任校长。同年12月鹤岗矿务局在局长佐觉农提议下,成立了技术学校和职工学校,旨在培养短期培训技术工人和在职干部。

  

1949年2月,鹤岗矿务局决定将技术学校和职工学校合并,成立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同年5月初董思维任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校长,10月份学校改称为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从此,学校开始转向正规的中等专业教育,为煤炭生产培养中级技术人材。

坎坷前行(1950年—1965年)

 

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在1949年8月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招收240名学生,分5个班,经3个月政治、文化学习后,又另从原鹤岗职工技术学校采煤、机械短训班毕业的学生中招收部分学生共计27人,分5个专业班进行学习,并于1950年2月22日正式开学。

 

1951年5月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改称鹤岗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8月鸡西矿区职工学校改称鸡西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11月鹤岗矿山工业技术学校改称为鹤岗煤矿工业学校,鸡西矿山工业技术学校改称为鸡西煤矿工业学校。1953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部署鸡西、鹤岗两校合校具体事宜,鹤岗煤矿工业学校迁到鸡西,与鸡西煤矿工业学校合并,开设煤田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矿山机械制造3个专业。1954年两校合校工作全部结束,合校后称鸡西煤矿学校,梁平兼任第一校长。

1956年鸡西煤矿学校奖状

1957年4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鸡西市委的部署,在全校开始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党内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群众对这种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反击。但是这一斗争被严重扩大化,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党内干部以至学生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不幸后果,给学校的教学及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1957年开始,在“左”的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政治运动,1958年的勤工俭学和大搞钢铁运动,过分强调运动,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停顿近一年,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1958年5月,在鸡溪煤矿学校的基础上筹建鸡西矿业学院,9月11日鸡西矿业学院成立。鸡西煤矿学校附设于鸡西矿业学院,并成立分党委。鸡西矿业学院的教学领导骨干全部从鸡西煤矿学校调任,矿院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由鸡西煤矿学院的教师来承担获兼任,同时煤矿学校承担矿院部分实验任务。

  

1962年2月,鸡西煤矿学校不再附于鸡西矿业学院,同年4月—6月,鹤岗煤矿学校、双鸭山煤矿学校合并至鸡西煤矿学校。1964年4月鸡西矿业学院迁并至阜新煤矿学院,一部分干部和教师又重新调回鸡西煤矿学校,矿院实习工厂划归鸡西煤矿学校。

鸡西煤矿学校毕业证书

1964年至1966年春,在毛泽东同志“左”的思想影响下,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学校阶级斗争作为一门主课,列入教学计划。

 

动乱十年(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育战线是遭到反革命集团摧残和破坏的重灾区,鸡西煤矿学校在十年动乱中损失惨重。

  

1966年5月底,作为“文化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在党内传达贯彻,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后学校把“文化大革命”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成立“文化大革命筹备领导小组”,在校内张贴大字报,成立群众造反组织,学校各级党组织相继瘫痪,停止活动。1968年4月10日,鸡西煤矿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全校开展了“反右倾”运动,形成了群众斗群众,干部斗干部的混乱局面,许多人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牛鬼蛇神”、“特务”,遭到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1966年到1971年六年时间内,鸡西煤矿学校除1969年招收三个工人试点班外,其余五年停止招生。但广大干部、教师不忍心煤炭工业建设因缺少技术人才而受到损失,自觉抵制“左”的路线,积极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举办各种类型短训班。据统计,共举办了25期,培养了1023人,解决了煤炭生产建设急需。1972年6月,采煤、地质和测量、电气化、机械制造、机械修理、选煤6个专业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又增设财会、铸造、露天开采、土建等专业。

1972年鸡西煤矿学校结业证书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炮制了所谓“朝农经验”,按照要求,鸡西煤矿学校也开展了“学朝农”、“评法批儒”运动。这一运动一直持续到1977年上半年,给广大教师、干部在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摧残。

 

拨乱反正(1976年10月—1978年)

  

1976年10月,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机。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的两年时间里,鸡西煤矿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们积极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篡改党的教育方针,破坏我国教育事业的罪行。他们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和迫害的干部和教师进行平反昭雪,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们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1978年3月23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将鸡西煤矿学校改建为鸡西矿业学院的请示报告。9月,采煤、地质、选煤、机械制造、机械化、电气化6个专业招收的第一期215名本科大学生入学。学校率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导式”教学法,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予推广。

1978年12月鸡西矿业学院成立大会

1978年12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经国务院批准,鸡西煤矿学校改建为鸡西矿业学院,规模为1200人,设地下采矿、煤矿地质与勘探、矿山机械制造、矿山机械化、矿山电气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等6个专业,学制为四年本科。学院隶属黑龙江省领导,党的关系由市委领导。

1978年鸡西矿业学院东大门

金属油漆校名选自毛泽东书法,木牌上校名为叶剑英题字

稳步发展(1979年10月—1997年)

 

      1979年6月13日,鸡西矿业学院成立大会召开,12月25日,叶剑英委员长为鸡西矿业学院题写了校名。从1981年4月1日起,鸡西矿业学院隶属关系改为由煤炭工业部主管。1981年11月3日,经煤炭工业部批准,鸡西矿业学院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

1981年以后黑龙江矿业学院东大门

校牌字体选自毛泽东书法

1983年1月10日,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以下简称东煤公司)成立,黑龙江矿业学院由东煤公司领导,4月,陈政国任黑龙江矿业学院院长。8月5日,煤炭部批准黑龙江矿业学院扩建任务书,学院规模由1200扩大到2000人。1978年12月学校提出必须迅速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材上来。同时提出用五年的时间进行调整、充实,用力抓好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陈政国院长

在这一阶段,即从1979年到1983年,学校建立健全了院、系(部)处各级领导班子,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对教师队伍进行调整,共充实125名教师,并组织教师进修;加强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建设。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学校从领导体制、机构、队伍、设施、管理到教学、实验,基本完成了由中专向大学的功能转变。

1983年黑龙江矿业学院毕业论文答辩

1984年春,学校在总结1983年改革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考察,并制定以管理改革为突破口的两个改革方案。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学校对1984年改革方案又进行了修订,修订重点放在了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上。

 

1979年以来,学校在调整、改革中稳步发展,到1987年基本完成了1200人规模的建设任务,办学水平达到了基本合格,并开始了2000人规模的建设。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依煤前行,跨越发展(1998—2003)

 

1998年学校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1999年,国家先后下发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高校如何扩大教育资源、如何提高办学层次指明了方向,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为抢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战略机遇,学校在2000年1月3日召开了五届三十次会议,做出了在哈尔滨市建新校区的重大决策,同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

      学校于2001年选址哈尔滨百年糖厂旧厂区,通过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社会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筹措建校资金,白手起家建设新校区。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以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七不怕”精神建设新校区,采取“边征地、边规划、边融资、边建设、边办学”的“五边”方针;标准上达到“五化”,即现代化、科学化、网络化、社会化、生态化。

      2001至2003年,全校众志成城,精诚团结,科学决策,克难攻险,在一片废墟、破败不堪的哈尔滨百年糖厂旧址上崛起了一座“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新型大学校园,实现了办学空间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学校二次创业的辉煌篇章。新建的哈校区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还增设安全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标。
 

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至今)

 

2004年以来,学校以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围绕区域、行业、国家发展需要,实施办学战略转型。科学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和“搞好一个科学定位,遵循‘两大’规律,实施‘三条线’管理,推进‘四个’转变”的办学方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为创建新型科技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学校逐渐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型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

 

2008年,黑龙江省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出台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制约着东煤电的发展。为适应东煤电的建设,学校提出要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大学科技园区,从而负担起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的重任。

2010年,学校被黑龙江省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学校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危机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信息获取、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技术管理、决策指挥、危机处理等能力,能够胜任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功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实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几代人的夙愿,学校致力于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特色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2014年,学校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成为黑龙江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十三五”开局之际,学校结合国情省情校情,科学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2017年,学校喜获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14门省级精品课。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升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黑龙江科技大学生于战火,立足煤炭,历经风雨,艰苦奋斗。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在今天踏上了“百年名校”的新征程。
  

采编/邱丹丹

推荐阅读

【老照片】继往开来,淮钢48年勇攀高峰 

【老照片】16张照片定格高原盛开的格桑花——青海省地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