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新中国“钢铁脊梁”能够傲然挺立倾注毕生心血。作为学者,他们苦心钻研,助力国家从百废待兴走向钢铁强国;作为教师,他们甘为人梯,为我国钢铁事业能够稳步发展培养大批人才,育就桃李芬芳。他们就是新中国钢铁冶金专业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林宗彩教授、朱觉教授、杨永宜教授、杜鹤桂教授、李文采教授。

林宗彩教授

    林宗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转炉炼钢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转炉炼钢生产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领导的科研组针对我国独特的多组元共生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林宗彩教授是我国早期的转炉炼钢技术推广者。1963年底,我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景山钢铁厂建成准备投产,林宗彩教授组织试验研究,为该转炉厂顺利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冶金工业部的表扬。1970年,他与校内其他同事合作,在北京钢铁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喷枪试验室,从事氧气顶吹转炉用喷枪的三孔及多孔喷头性能的研究;之后连续许多年对全国许多炼钢厂的顶吹转炉用氧气喷枪喷头的性能进行测定,对不同的喷头设计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全国推广

    林宗彩教授在综合利用我国独特的多组元共生铁矿资源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开发。1975年,他开始应用铁液中元素选择氧化的理论进行多组元共生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任研究小组课题技术指导,在“铁水脱铬和半钢炼钢研究”项目中,阐述了碳、铬的选择性氧化特征,完成了脱铬后半钢的炼钢研究工作,该项目荣获1978年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左起第二位是林宗彩教授(图片来源:冶金工业出版社)

    从1987年起,林宗彩教授开始研究从攀钢铁水和钒渣中提取金属元素镓,是中日政府间合作项目“攀枝花复合矿物中所含稀有元素有效利用的共同研究”中的提镓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之一,该项目历时5年,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系统地对镓元素在铁水、钒渣中的行为和各种提取方法中的去向进行了研究,中方的研究结果通过了冶金工业部组织的鉴定。

    林宗彩教授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冶金专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为培养中国的几代冶金人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从教50多年来,林宗彩教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冶金专门人才,这其中不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但更多学生成为了我国冶金领域生产、科研、教育部门的中坚力量。

朱觉教授

    朱觉教授是我国电渣冶金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我国电冶金专业教育。在从事电冶金和特种熔炼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40余年种,朱觉教授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冶金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冶金教育事业和特殊钢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觉教授是我国电渣冶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9年他最先在我国开展电渣重熔航空滚珠钢的研究,1960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建成了第一台工业性电渣重熔装置,并开展电渣重熔过程夹杂去除机理等理论研究,“电渣重熔合金钢工艺”的研究成果获得1964年国家发明奖。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的电渣冶金技术得到成功应用和大发展,成为我国高品质特殊钢冶炼的必备技术。

    此后,朱觉教授又提出了“有衬电渣炉”的设想,1960~1961年,开发了“单相双极串联有衬电渣熔炼”技术和“三相有衬电渣熔炼”技术,其中的“单相双自耗极有衬电炉”获1983年国家四等发明奖;1965年,与上海重型机器厂合作,建成第一台100吨电渣炉,经过八年反复试验,于1979年又建成200吨电渣炉,“200吨电渣炉及其重熔工艺”项目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年11月,朱觉教授赴日本参加第七届国际真空和特种冶金会议,宣读关于我国电渣冶炼发展的学术论文,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真空冶金会议上,北京钢铁学院作为对国际特种冶炼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之一,朱觉教授作为对国际特种冶炼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之一,受到了大会评奖委员会和美国真空冶金学会的表彰和奖励。

    除了科研,朱觉教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执教40余年,开设、讲授《钢铁冶金学》、《铁合金》、《金属材料》、《采矿学》等课程,翻译了《电冶金学》(上、下册)、《铁合金》、《黑色电冶金学》(上册)苏联教材。为了解决没有我国自行编写的电冶金教材,他组织教研室教师编写了《电炉炼钢学》,还改革了铁合金的内容体系,提出“一原理三方法”——“选择还原原理,电热法,电硅热法,炉外法”,代替原来以铁合金品种为纲的繁杂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电冶金专门人才。

杨永宜教授

    杨永宜教授是我国钢铁冶金专家,参与了首钢公司“高炉喷煤技术开发”及包钢“含氟稀土铁矿石冶炼”等攻关工作。在炼铁学及高炉过程数学模拟及自动控制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杨永宜教授是我国高炉冶炼新科技的试验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多项新理论、新技术在高炉冶炼上的应用提到了日程上。杨永宜教授发挥其特长,在多项新兴技术开发试验攻关中,作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在工业生产过程自控技术水平尚不发达的年代,高炉生产过程一向被认为是个“黑匣子”。杨永宜教授利用其深厚的数学基础,精细观察、深入分析,总结并发表了《高炉悬料力学机理的研究》、《高炉气流压强梯度场的研究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高炉内煤气分布和炉料运动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高炉风口回旋区及高炉下部煤气运动特性及分布的研究》等多篇高质量及高度理论性的论文,为高炉过程的自动控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0年代初,在研究包头含氟复合稀土金属铁矿石的项目中,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杨永宜教授作为高校代表参与了包头矿高炉冶炼的试验工作,发表了《含氟稀土渣的粘度》、《碱金属及氟引起高炉结瘤的机理及防治结瘤的措施》等论文。并在实验室小型矿热炉及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发表了《高炉法冶炼稀土硅铁合金试验分析》和《碳化铌(NbC)滞留带的发现与研究》,为开发多种工艺对多金属多方面的综合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开辟了新的途径。

    杨永宜教授不仅是科研路上的开拓者,在教书育人方面他也桃李满天下。从 1953年起,杨永宜教授就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任教,后被任命为炼铁教研室主任。为适应当时我国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形势需要,炼铁教研室部分成员和杨永宜教授的部分学生毕业后或是到全国各大钢铁生产基地支援,或是作为骨干奔赴到鞍山、马鞍山、武汉、包头、西安等十大冶金高等院校任教,为我国形成完整的冶金高等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杜鹤桂教授

    杜鹤桂教授是我国炼铁专家,高炉炼铁强化冶炼理论奠基人之一,曾参加建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理论,完善了冶炼工艺。在富氧喷煤、高炉布料等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9年在总结我国高炉强化实践的基础上,杜鹤桂教授首次在世界上提出高炉“吹透强化”理论,认为强化冶炼首先要活跃炉缸中心,缩小死料柱,使高温煤气流吹透中心,维持炉缸工作均匀、活跃和稳定。高炉强化和下部调节理论,在当年全国高炉会议上得到肯定,并为此后30余年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和研究所验证,现已成为各国高炉工作者下部调节共同遵循的准则。

    杜鹤桂教授也为攀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是世界性难题,由于含TiO2炉渣在还原过程中会失去流动性,因此只得采用低炉温酸性渣冶炼,造成生铁质量和高炉顺行之间的严重矛盾。20世纪60年代初,杜鹤桂教授作为技术主要负责人,在马钢300m3高炉上组织承德钒钛矿的冶炼试验,提出烧结矿高碱度,适宜炉温的操作方针,使高炉基本做到渣铁畅流、生铁合格,给承德钢铁厂生产带来生机。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攀枝花流程水平,杜鹤桂教授在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现场,亲自组织两次新技术攻关的冶炼试验。两次冶炼试验的成功促进了攀钢高炉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上升,给攀钢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两次成果均已通过冶金部技术鉴定,攀钢为杜鹤桂分别发给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证书。

    杜鹤桂教授还开创了新的高炉装料法,摸清炉顶布料规律。为了改变高炉传统的层状装料法,1987年他进行矿焦混装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矿焦的布料理论基础和预期效果。1988年主持了济南钢铁厂100m3高炉连续9个月的矿焦混装工业试验,取得了增产6.3%,降焦3.2%的好效果。其中首创的矿焦混装方法和控制等工艺,为高炉装料技术开辟了新途径,经济效益显著,很快在国内同类高炉操作中得到推广。

    在东北大学任教期间,杜鹤桂教授凭借其生动的授课风格,将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从教40多年来,杜鹤桂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千钢铁技术人才,除大学本科生外,还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近百名,他们大多工作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中,其中很多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技术骨干。

李文采教授

    李文采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连续铸钢、钢水真空处理和热压焦试验研究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他进行了直接用非炼焦煤与铁矿石冶炼铁水的试验和含碳球团熔融还原炼铁研究,提出了多项对钢铁工业具有较大意义的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对指导我国钢铁冶金新工艺技术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文采教授是我国现代炼钢技术的开拓。1954年,他出任钢铁工业试验所所长,两年后在所内建立了半吨级氧气顶吹试验转炉。当年4月起,他组织开展了我国首次半吨级氧气顶吹转炉试验,吹炼了100余炉次,获得了合格钢水,为首钢建设氧气顶吹转炉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经验。之后与鞍钢合作进行了平炉氧气炼钢试验,又与抚顺钢厂合作进行了电炉氧气炼钢的试验,推动了我国用氧炼钢的发展。

    在我国,李文采教授最早倡导和研究钢锭快速凝固和薄板坯连铸技术。1965年李文采指导研究人员开展“钢锭的快速凝固”研究。当时模铸法占的比例很高,钢水因为凝固速度慢,内部存在许多缺陷且生产率低,需要研发钢水在铸模中快速凝固的方法。他组织了在锭模的钢水中加入冷铁粒或块的试验,可以减少钢水凝固过程中带来的中心偏析和疏松,改进铸锭的内在质量。此后国外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

    80年代初,薄板坯连铸技术在有色金属行业得到了生产应用, 1983年李文采教授即指导博士研究生选定了“薄板坯连铸及其快速凝固机理研究”的课题,开展试验研究。由他培养的博士与攻关组一起,在“七五”完成了半工业性试验。

    在培养人才上,李文采教授坚持言传身教。80年代,他指导研究生开展熔融还原的原理及当时我国最大规模(每小时3吨)的含碳球团煤粉炼铁的半工业试验,取得了阶段成果和发明专利;1983年,他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薄板坯连铸及其快速凝固机理”的研究。除学术之外,他淡泊名利、胸襟开阔、真诚坦率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之受益终身。

    五位教授在科研上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上都为国家发展培养了栋梁之材。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