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大陆历史上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们代表着当时学术界的最高水准。其中,徐克勤院士、袁见齐院士、宋叔和院士、郭文魁院士以其在地质科学领域的重要建树和突出贡献,成为新中国矿床学专业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徐克勤院士

    徐克勤院士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他一生勤奋工作,足迹踏遍除西藏、台湾以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他在矿床学、重要矿床发现中做出重要贡献。

徐克勤院士

    巍巍瑶岗仙山,山峰直插蓝天,徐克勤院士在这里首次发现矽卡岩型白钨矿。1947年7月中旬起,徐克勤院士受当时的资源委员会委托,前往湖南省资兴县瑶岗仙钨矿进行资源评价。到达矿山的第二天,他便上山勘查黑钨矿石英脉矿床,下午在返回住地的途中发现路旁草丛中有一种棕黑色土状物,并怀疑它是某种物质氧化所致。经过搜寻,他在草丛中发现了半风化的矽卡岩露头。有着十余年钨矿研究经验的徐克勤院士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矽卡岩可以含有白钨矿,所以,这种半风化矽卡岩的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重视。

    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报道。含在矽卡岩中的白钨矿因其粒度较细而在野外很难辨认。徐克勤院士首先将矽卡岩的大致分布范围填绘于1∶5000瑶岗仙地形图上,并采集了可能含有白钨矿的矽卡岩样品带回南京进行室内研究。经在显微镜下辨认,很快鉴定出样品切片中的白钨矿,又对标本进行紫外灯检查,也证实了它们中的极大多数含有白钨矿。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矽卡岩型白钨矿。徐克勤院士总结了瑶岗仙白钨矿的发现和勘察成果,于1957年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了《湖南钨锰铁矿矿区中矽卡岩型钙钨矿的发现并论两类矿床在成因上的关系》的研究论文,理论上修正了这两类矿床不能共存的传统看法。徐克勤院士的这一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令中国已探明的白钨矿的储量已超过黑钨矿,并使中国钨储量居世界首位。

徐克勤院士在实验室工作

    1954年,徐克勤院士受地质部委托,率领师生40余人到四川攀枝花等地进行普查,他以确凿证据证明了过去地质工作者认为是三个孤立的铁矿小山头(尖包包、兰家河、倒马坎),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层状辉长岩体,岩体近底部即为矿体(带),并且在全马坎北水沟旁发现矿体另一部分,矿层很厚,是一个巨型钒、钛、磁铁矿。1954年10月2日,他向地质部报告了工作成果,认为攀枝花是一个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并建议地质部门应立即对攀枝花进行勘探。后来的勘探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论断。

    除了科学研究,徐克勤院士长期担任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地质系主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地质人才,许多已经是地质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绝大多数成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骨干,为我国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袁见齐院士

    袁见齐院士是我国矿床地质学家,主要从事矿床和水文工程地质工作,系统研究了云南和南京等地矿产资源,调查湘黔铁路沿线、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等省区地质状况,以盐矿地质研究建树尤丰。

袁见齐院士

    矿床地质的研究,离不开实地勘测,袁见齐院士的身上从始至终都流露着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跋山涉水,实地勘测,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论证的依据。20世纪40年代,袁见齐院士主持西北盐矿等地质调查,认为西北盐湖的物质来源于风化盐、囚盐以及油田水和古盐矿床的风化淋滤。他提出了中国盐类矿床分类和类型,并经修改提出盐类矿床分类表,沿用至今。

袁见齐院士(左一)地质调查途中

    20世纪50年代,袁见齐院士主编了1:400万中国盐类矿床预测图,提出石膏、芒硝、石盐、钾盐、硼酸盐等的找矿方向和远景区。后来他又调查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总结了中国碎屑盐中钾盐的形成条件,提出裂谷控盆、构造活动造成盆地倾侧及卤水迁移,风化盐、承袭盐、海水和深部卤水等多元的物质来源,卤水掺杂和干盐湖成钾等观点。他认为中国的中、新生代红层盆地有找到钾盐的地质条件。1983年他以高山深盆说表达了陆相成盐成钾理论。

     袁见齐院士在恪尽职守地履行着作为一名地质学家科研职责的同时,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责任。1978年,他主持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工作,为了取得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经验,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上课,并就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论文选题,甚至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余活动等,都作了认真调查。他参与制定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

80年代袁见齐院士与研究生调试软件

    作为我国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和矿床学家,我国盐类矿床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袁见齐院士用实际行动以及累累科研硕果,对自己的人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宋叔和院士

    宋叔和院士是著名地质学家,在区域成矿学、矿床地质学、矿产勘查地质学和成矿学研究和地质教学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以自己的献身精神和成功的找矿实践为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宋叔和院士

    1938年,宋叔和院士大学毕业,由于成绩优异留校任助教。四年教学之余,他先后随冯景兰、张席提先生等赴云南西部与贵州西部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1942年,正值抗战极端困难的相持阶段,为地质找矿、开发大西北,宋叔和院士离开昆明,放弃稳定的教职,毅然调到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当年就与关世聪等一行人到新疆进行综合性地质矿产普查,出行于高山戈壁。1943年和1944年宋叔和院士编写了《八道湾煤田初步调查简报》、《对新疆八道湾煤田开采之建议》、《迪化八道湾煤田》等报告。这为20世纪50年代新疆乌鲁木齐煤田的地质勘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宋叔和院士(左2)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1947年,宋叔和院士应甘肃省资源厅制酸公司邀请,调查白银厂古矿遗迹。白银厂的开采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但由于清乾隆三年的一场地震,白银厂从此湮灭。宋叔和院士乘马车来到这片荒凉之地后,爬山、钻洞、找露头、看剖面,仔细调查。他首次提出,地表所见的黑、红、白等五彩斑驳的氧化铁带不是铁矿而是铁帽,在铁帽下有大型黄铁矿矿藏。根据有限的古矿点和矿洞资料,初步估计白银厂的黄铁矿储量在100万吨以上。通过与世界著名的西班牙里奥廷托黄铁矿型铜铅锌矿的比较,他提出白银厂矿床是黄铁矿型含多金属的矿床。1948年、1949 年他先后发表《甘肃皋兰杂岩之初步研究》、《甘肃皋兰白银厂南山系中之变质火山岩》等论文,这些论著着重研究了变质岩,特别是变质火山岩,提出白银厂位于变质火山岩中,为以后找到大型铜矿奠定了基础。

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博物馆内的宋叔和院士(中)蜡像

    1956年4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一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副部长何长工在报告中特别指出:“谈到先进生产者的事迹,不能不先注意到地质技术人员的重大作用。例如:……宋叔和等,他们对普查勘探的指导和研究,对物探队伍的建立和培养,对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显著贡献。”

郭文魁院士

    郭文魁院士是我国地质学家、矿床学家,长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调查,对我国众多矿种、矿床、矿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了一位绘制“寻宝地图”的大师。

郭文魁院士

    1949年春南京解放后,郭文魁院士被任命为矿产测勘处经济地质科长和中国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他奉命对山东招远玲珑金矿进行调查。新中国成立前,胶东地区招远、掖县(今莱州)一带曾进行过小规模金矿土法开采。后经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玲珑金矿开采多年,已硐老山空,无法继续开采。郭文魁院士来到玲珑金矿后,发现矿物组合中方铅石英矿很多,而方铅石英矿常常是在金矿的浅部出现,这说明深部还可能有矿。他发表《山东招远玲珑金矿》一文,判断该矿还有几十吨黄金储量。郭文魁院士慧眼识金,玲珑金矿直到现在还在开采。

郭文魁院士(左一)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第一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

    郭文魁院士还根据区域地质、岩石和勘探、开采资料,论证了铜官山铜矿为接触变质后期的热液成因,带领321队在铜官山反复勘探,至1955年经过钻探证实铜官山是个大型铜矿床。此后,该队继续在铜官山外围开展工作,到1984年底,先后发现和探明了凤凰山、狮子山、药园山、团山、冬瓜山、胡村后山等 十多个大中型铜矿。铜陵地区从而成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铜矿基地,由此大放光芒。

    1955年,郭文魁院士与助手一起,对我国铜矿的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他根据多年来对铜矿的调查与研究,把中国的铜矿分成4种类型,并将新观点在全国第一次矿产大会与同行们分享。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此后寻找铜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文魁院士(前排左5)在北京参加评审会

    在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同时,郭文魁院士还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把平生所学传授给新一代地质工作者。他翘首盼望地质学后继有人、后来居上。耄耋之年,郭文魁院士仍未停止对地质事业的追求。他壮心不已,每天伏案工作,阅读中外最新地质资料。

    四位院士都将毕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与解决国家发展急缺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以勤奋耕耘教书育人的高尚品格,为矿业发展立下卓越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