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万,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我国湿法冶金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在湿法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微生物湿法冶金、复合电沉积、低品位难处理氧化锌矿的高效清洁冶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我国湿法冶金技术与基础理论的发展以及有色金属冶金人才的培养与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和发展了湿法冶金的基础理论

 

热力学数据研究

 

热力学数据是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但是已有的书籍中对热力学数据记录不完整,使得其使用功能有限,在此背景下,杨显万与其合作者何蔼平等人收集整理了与湿法冶金热力学计算有关的热力学数据并对之进行了鉴别和筛选,通过计算机大量计算,于1983年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高温水溶液热力学数据计算手册》,为我国湿法冶金的热力学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湿法冶金体系优势区图的研究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杨显万与其研究生计算并绘制出了Zn-H2O系、Cu-H2O系、Ni-H2O系、Co-H2O系、In-H2O系、Ga-H2O系等高温E-pH图。联系具体的有色金属矿物湿法冶金过程计算并绘制了PbS-H2O系、Ag2S-H2O系、Bi2S3-H2O系、Sb2S3-H2O系、 (Zn、Fe)S(高铁闪锌矿)-H2O系、CaWO4-H2O系、FeWO4-H2O系、MnWO4-H2O系E-pH图,以及Sb2S3-Cl--H2O系、Bi2S3-Cl--H2O系、PbS-Cl--H2O系、Tl-Cl--H2O系、Sn-Cl--H2O系E-lg[Cl-]图,针对复合电沉积绘制了Ni-P-H2O系E-pH图。除此之外还研究了一系列矿物在氨水中,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并绘制了相关的lg[Me]-pH图([Me]代表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对这些矿物的湿法冶金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为这些矿物的湿法冶金提供了理论依据。

 

湿法冶金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杨显万与其研究生开展了湿法冶金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其中重要的有高铁闪锌矿、辉铜矿氧压浸出,低品位氧化锌矿制粒柱浸(氨浸),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在《Hydrometallurgy》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十世纪末,在杨显万的具体指导下,其博士研究生陶东平把表面分数维的概念引入流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中,应用分形几何方法揭示了流固相反应中长期存在的用规则几何无法客观真实描绘的多孔介质固体表面形貌和孔道结构与反应动力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在焦炭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试验中证实了其可靠性。

 

开展湿法冶金新工艺与新技术的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杨显万系统研究了支撑液膜在有色金属分离提取中的应用,先后研究了用支撑液膜分离Ni、Co,从溶液中提取与富集铜和稀土等,1994年其研究成果应邀于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Metallurgical processes for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1997年与邱定蕃院士共同指导博士研究生张英杰对矿浆电解新工艺的基础理论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杨显万、张英杰合著的《矿浆电解原理》一书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杨显万与其博士研究生郭忠诚等人投入大量的精力于金属表面复合电沉积的研究,此技术旨在显著提高金属表面抗腐蚀与机械性能。1992年起,杨显万着手研究微生物湿法冶金,2003年与云铜集团合作完成了云南景谷民乐铜矿细菌浸出的工业试验(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与其研究生孙珮石等开展了生物净化法处理再生胶生产废气脱除其中的甲苯、苯、二甲苯等有机物的研究。

 

研发低品位难处理矿高效清洁冶金新技术

 

2004年至2008年杨显万与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舒毓章、他的博士研究生沈庆峰以及公司其他技术人员一道,从小型试验到大规模产业化,成功创造了一项用于从氧化锌矿、含锌烟尘以及氧化锌矿酸浸渣中提取锌的新技术,达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的目标。该项成果获2008年云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杨显万在该项成果中的主要贡献是:1)担任从氧化锌矿酸浸渣中回收锌课题的负责人,负责试验阶段的方案制定、试验指导与试验结果的评价;2)创新性构想突破了关键技术难题;3)灵活变通的研究思路令项目得以顺利推进;4) 建立了一个D2EHPA萃取锌的萃取平衡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在不同条件下萃取与反萃取的结果,其准确度高于国外文献报导的模型。

 

为教育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

杨显万从事有色冶金的教学工作近五十年,担任大学教授二十年、博士生导师十五年,怀着满腔热情,以正派严谨的学风,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地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湿法冶金》、《冶金新技术》、《微生物湿法冶金》等多门课程。在全国一些企业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作关于湿法冶金、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讲座50余场。他讲课内容丰富、旁征博引,语言生动、风趣幽默,深受学生欢迎,以至于他的有些说法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杨显万先后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8人,硕士研究生16人,研究生的论文他一般要多次修改,从主体思想、框架结构、数据处理、结论表述,直到遣词用字、标点符号,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改正。尤其注意帮助学生如何从一大堆实验结果与数据中得出规律,看到事物变化的本质,凝炼为科学概念与科学结论。

 

学科建设 不遗余力

 

在他担任各种社会学术性兼职时,参加国家行业与云南省科技规划、各种指南的制定,主持或参加了许多大型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验收、鉴定。他不唯书,不唯上,对国家与云南省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直抒己见。1989年他向有关领导建议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提出的“科技兴国”的基本国策改为“科教兴国”;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0年9月在西安举行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主办的“西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杨显万在会上作了大会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这一命题。

 

1996年领导与组织申报成功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2004~2006年大力倡导并积极参与策划申报成功了“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力支持并帮助大型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积极为学校申报成功国家一级冶金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的建议。

 

简历

 

1937年10月19日   出生于四川万县龙驹坝

1956年~1960年    莫斯科加里宁有色金属及黄金学院学习

1960年7月~      昆明工学院(今昆明理工大学)

1985年             晋升副教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昆明工学院科研处长

1987年7月       晋升教授,担任昆明工学院冶金系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昆明工学院副院长,应邀赴美国犹他大学讲学,被全国学位委员会遴选为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5年10月~1996年10月   副校长主持昆明理工大学工作

1996年10月~1998年2月     任昆明理工大学正校级巡视员

1998年2月~2007年10月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0月      退休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

 【矿冶人物】刘安生:电子显微学和微分析技术专家

【矿冶人物】古德生: 振动出矿,连续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