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山水早已超越了风景,成为他们与地球对话的“语言”。俯瞰中国,青山连绵,百川入海,对于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张宗祜院士来说,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映在他的眼中,更印在了他的心里。

读懂石头的语言

    张宗祜院士于1926年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一户普通人家。儿时的他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家乡小村边一座名叫铜锣山的小山上玩耍。对于一群懵懂天真的孩童来说,这里不仅是一座小山,更是他们最大的游戏乐园。他们经常一起跌跌撞撞嬉闹着爬上山顶,极目眺望,看远处的太行山层峦叠嶂,显得神秘莫测。或许在这里,张宗祜院士就已经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石头无言,却能告诉人们远古时代的许多秘密,只有破译石头语言的人,才能读出其中奥秘。”求学时,一位老师曾这样对张宗祜院士说。也正是这番话,成为了张宗祜院士人生旅途中的第一块重要指引牌,激发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

    高中毕业后,张宗祜院士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立志要读懂石头的语言,破译那从远古流传而来的秘密。在校期间,他将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钻研之中,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1948年大学毕业后,张宗祜院士去到当时的中国石油公司在兰州的石油地质勘探处,从事石油勘探工作。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张宗祜院士来说,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破译重大秘密的机会已悄然而至。

    一直以来,爬山都是张宗祜院士最大的爱好,工作后他也是如此。只要有空,他都会去单位附近的山上走走,对着石头敲敲打打。而就在这看似无意的敲打中,初出茅庐的他竟然在老君庙油矿区(现玉门油田)发现了含中新世微型软体的化石。就这样,年轻的张宗祜院士成为了该油矿区的首位化石发现者,为确定储油层的地质年代提供了最好的依据。

努力与幸运同在

    大自然是慷慨的,它常常将自己丰富的宝藏作为礼物赠予读懂它的人们。然而,这个过程通常充满了艰险与曲折。

    1951年9月,张宗祜院士作为解放后国家第一批派往苏联学习的留学生成员,前往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因为当时国家急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专业人才,他最终被分配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导师建议他以黄土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确定论文题目。自此之后,黄土就成为了张宗祜院士生活中的关键词之一。

1954 年,张宗祜院士(右)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期间辅导大学生实验工作

    1955年,张宗祜院士学成回国。此时正值全国第二个五年建设期,作为建设重点,我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城市建设、工矿企业、供水水源地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等工程犹如雨后春笋,遍布黄土高原。为适应国家需求,1956年,张宗祜院士领导的黄土研究组成立,西北黄土的综合研究由此拉开帷幕。“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和华北的黄土平原都是世界最大,这无异于世界级的地质博物馆。”进入黄土世界,张宗祜院士始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当时,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68年提出的“风成说”被业界公认,这一论断认为,中国的巨厚黄土和世界其他地区黄土都是“风成”的,此观点沿袭了近百年。然而,在长期的野外勘测和研究中,张宗祜院士却发现很多时候理论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这也使得他对“风吹起西部沙漠细土降落形成黄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是不是还有许多我们没有认识到的地质作用和过程,对黄土高原的形成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带着这个疑问,张宗祜院士开始了漫长的研究。直到上世纪90年代,年事已高的他驱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在干涸的塔里木河旁一处沙丘底部发现了一层类似黏土的白硬土层。这是大自然又一次的慷慨赠予,为他留下了证据:这层特别的物质是氧化钙,是水作用下的产物,而它的年代较黄土高原却“年轻”许多。这次塔克拉玛干之旅为张宗祜院士提出的中国黄土“多成因”观点找到了许多有利证据。如今,他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家之言”。

为科研奉献毕生

    投身地质数十载,张宗祜院士可以说是将毕生都奉献给了石头,给了黄土,给了中国地质学。他主持完成了百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揭示了黄土湿陷力学变形发生机理,提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模式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类型分类体系,编制了《1:50万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和《黄土高原地区粗泥沙来源分布图》,编著了《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国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等科学巨著,为促进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包括石油地质、铁道工程地质、非金属矿产调查、大型引水工程地质调查等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6 年,张宗祜院士(左2)在陕西黄土高原洛川塬野外工作

    在“六五”至“七五”期间,张宗祜院士领军完成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为解决冀京津豫鲁北地区的大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科学评价及其合理利用量的重大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演化与发展”和“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与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国家重点项目研究,首次揭示了自然条件变化叠加人为因素影响下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动力场、地球化学场演变规律和趋势,奠定了我国现代地下水科学居国际前沿水平的发展基础。

    张宗祜院士无疑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曾被授予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第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地球科学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0余项。

2006 年4 月,张宗祜院士(右2)在泥河湾野外现场与课题组进行地质调查

    “搞地质就是要出野外。”张宗祜院士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事业原则——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对于他而言,这就是“世上最快乐的事”。2014年2月19日凌晨1时48分,张宗祜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