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共计1196人。他们是自19世纪末西方教育制度引进中国以来,中国大陆历史上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首批博导的遴选程序极其严格,列名者堪称一时之选。其中中南大学何绍勋教授、陈国达教授成为新中国矿产普查及勘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何绍勋教授

    何绍勋教授作为构造地质学家,在韧性剪切带及其成矿控矿作用、地质断裂的扩展和雁行构造的力学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同时,作为新中国矿产普查及勘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创造了地质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三个层次的学术梯队,桃李满门。

    1920年7月21日,何绍勋教授出生于北京,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地质系,1940年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至1946年,他在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何绍勋教授调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地质系任副教授,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主讲教师。不久,该校成立构造地质教研室,由他担任主任。

    从此,何绍勋教授开始了长期构造地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成果。1959年,他主编了一份具有中国特色的构造地质学教材,并在教学中纠正了国内教科书中“简单剪切应变,牵引断层”等概念的错误。1973年至1975年,在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利用显微构造和组构分析,进行矿田构造的研究,为中国开展显微组构分析技术的运用起了先导作用。他通过对压力影、扭折条带等小型构造的系统深入研究,撰写了《湖南龙山扭折条带构造》论文,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与此同时,何绍勋教授率先在国内系统讲授《赤平极射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编写出一部内容全面的教材,为国内各高等学校和地质部门广泛采用。1980年,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和推广“岩石有限应变分析”的研究,并指导硕士研究生将有限应变分析用于解决甘肃白银厂露天矿区的成矿作用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3年,何绍勋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首次利用三维光弹模拟试验,对江西大余西华山鸽矿的雁行矿脉形成机构提出了不同前人的新观点,解决了矿区内一些构造上的矛盾现象,这对了解、掌握脉状矿床的分布规律有着重要实际应用价值。1984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利用磁性组构进行构造分析。同时通过对广东西部的吴川一一四会断裂剪切带的研究,首次提出该剪切带的永宁地段为一个“韧性剪切带”,为广东省地矿局719队解决了广东河台金矿床的控矿构造问题。

    何绍勋教授感慨最多的,还是教书育人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一贯的教育信条。为此,我愿做一架人梯。”

    从1949年在广东省文理学院任教到1979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82年指导博士生,再到1987年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何绍勋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在中南大学形成了构造地质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三个层次的学术梯队,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9名。

陈国达教授

    陈国达教授,因地洼学说享誉全球,被成为“地洼学说之父”,其学说的发展及应用为我国找矿勘探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92岁高龄,他还奋斗在地质学研究第一线,其精神品格值得后人学习。

    1912年1月22日,陈国达教授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城南郊的附城乡五福里,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46升任中山大学教授。1952年,他调任新成立的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地质系主任。他从“非槽即台,非台即槽”的旧观念跳了出来,结合教学工作重新制定了科研思路和方案,经过反复核对和系统整理,写出了第一篇创新大地构造的论文,这就是1956年发表后被人们称为“地洼学说”诞生标志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该文吸收了槽台学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酝酿多年的新观点——用“活化区”(后称“地洼区”)这个新概念,来描述中国东南地区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的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这一观点很快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轰动。

    同时,陈国达教授在“地洼区”基础上创建了壳体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地洼(活化)构造理论体系。“地洼学说”的创立,以及随后在寻找矿藏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陈国达教授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也赢得了“地洼之父”美称。如今,“地洼学说”不仅在国内广泛运用于区域地质、成矿构造、找矿勘探、地层古生物和地震、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而且得到多个国家重视与应用。1978年,陈国达教授带着《中国大地构造概要》和新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这两项成果均在大会上获奖。

    随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由陈国达教授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重点任务是运用地洼学说为我国找矿勘探服务。被赋予重任的陈国达教授开始为找矿四处奔走,在国内成功找到多处矿藏:被宣布“无进一步勘探必要”的福建三明地区,运用地洼学说被查明是个蕴藏量丰富的煤炭基地;河北任丘油田按地洼学说把钻井加深到震旦界,找到了高产油田;地洼学说还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无大型三水铝矿”的论断,在广西贵县发现大型铝矿;在原认为“无成金矿条件”的新疆阿尔泰和海南岛石碌地区,发现了含金带;在鄂东寻找到隐伏矿床,存在金、钨、钼、铜、铅、锌等多种矿体。

    2004年4月8日,92岁高龄的“地洼学说之父”陈国达教授逝世。此前几个小时,他还在和秘书龙淑贞商谈传记文稿的修改事宜。在他的书柜里,留下了几本已经签名、尚待寄出的最新著作——《活化构造成矿学》。这部108万字的巨著,凝聚了陈院士多年的心智。他说过:“开发矿业,地质先行。让地下宝藏能得到充分采掘,是我最大的心愿。”

    虽然两位教授已然故去,但他们的精神仍将激励一代代矿业人为建设新中国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