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仲友 王天刚 王国平 等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页数:272
字数:400
语种:中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13
ISBN 978-7-03-045042-5
内容介绍
本书在划分大洋洲地区的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矿产分布时空规律和成矿系列进行总结,最终针对区内的优势矿种分别圈定找矿远景区,并开展部分远景区的成矿预测.
全书共七章二十八节,按照区域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为主线,系统阐述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澳大利亚东部古生代造山带和西南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岛弧区的地质?矿产特征(第二~第四章),主要特色体现在对三个一级成矿区带进行系统的三级成矿区带划分,并以此为纲分别对其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总结.在总结区内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洋洲地区的成矿系列(第五章),并针对大洋洲地区的铁?锰?铜?铝?金?镍?铀?稀土?铅锌?金刚石等矿种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圈定相应的远景区,并进行成矿预测(第六~第七章).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概况1
第一节大洋洲自然地理1
第二节大洋洲地质工作程度2
第三节大洋洲矿产资源开发历史及现状4
第四节大洋洲地质概况6
一 澳大利亚7
二 新西兰8
三 巴布亚新几内亚10
四 其他地区10
第五节大洋洲矿产资源概况10
第六节大洋洲构造单元及成矿带划分13
第二章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域地质矿产特征18
第一节概述18
第二节西澳克拉通19
一 皮尔巴拉地块(ⅢG1)19
二 伊尔岗地块(ⅢG3)28
三 南回归线造山带(ⅢG2)52
四 平贾拉造山带(ⅢG4)56
第三节北澳克拉通56
一 金伯利地块(ⅢG8)和金利奥波德—霍尔斯克里克造山带(ⅢG9)57
二 派恩克里克造山带(ⅢG10)63
三 塔纳米造山带(ⅢG11)67
四 滕南特克里克造山带(ⅢG12)71
五 阿伦塔造山带(ⅢG13)73
六 芒特艾萨造山带(ⅢG14)76
七 麦克阿瑟盆地(ⅢG15)92
八 乔治敦—科恩造山带(ⅢG16)96
第四节南澳克拉通98
一 高勒地块(ⅢG17)99
二 柯纳莫纳地块(ⅢG18)107
三 阿德莱德褶皱带(ⅢG19)111
第五节中澳结合带113
一 派特森造山带(ⅢG5)113
二 玛斯格雷夫造山带(ⅢG6)115
三 阿尔巴尼—弗雷泽造山带(ⅢG7)117
第三章澳大利亚东部古生代造山带成矿域地质矿产特征118
第一节概述118
第二节德拉梅里亚造山带(ⅡG7)119
第三节拉克兰造山带(ⅡG5)123
第四节新英格兰造山带(ⅡG6)132
第五节北昆士兰造山带(ⅡG8)138
第六节汤姆森造山带(ⅡG9)143
第四章西南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岛弧区成矿域地质矿产特征145
第一节概述145
第二节巴布亚新几内亚(ⅡG11)145
一 弗莱地台(ⅢG34)145
二 巴布亚新几内亚造山带(ⅢG35)145
三 新几内亚群岛(ⅢG36)158
第三节新西兰(ⅡG10)165
一 西部省(ⅢG32)165
二 东部省(ⅢG33)170
第四节其他岛弧区183
一 地层183
二 构造184
三 岩浆活动185
四 区域成矿特征185
第五章区域成矿系列及其演化规律187
第一节区域成矿系列187
第二节矿床成矿系列类型192
一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93
二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95
三 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95
四 其他成因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96
第三节构造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196
一 前寒武时期196
二 古生代时期202
三 中新生代时期205
第六章区域矿产资源分布规律211
第一节概论211
第二节分论211
一 铁矿211
二 锰矿213
三 铜矿213
四 铅锌矿215
五 铝土矿216
六 镍矿217
七 金矿217
八 稀土矿220
九 铀矿221
十 金刚石223
第七章大洋洲地区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开发前景224
第一节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224
一 铁矿224
二 锰矿224
三 铜矿224
四 铝土矿225
五 金矿225
六 镍矿226
七 铀矿226
八 稀土矿227
第二节成矿远景区及成矿预测227
一 成矿远景区划分227
二 成矿预测233
结语243
参考文献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