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钦礼,王新民 编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21970
版次: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采矿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外文名称:Underground Mining Technics of Metallic Ore Deposit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9
字数:5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介绍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是非煤固体矿产采矿工程专业(含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教材,全书分为绪论和4篇13章,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基本概念、采矿方法、开拓系统与总图布置、特殊矿床开采等。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以采矿工艺过程为主线统领各章节先后顺序,强调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典型金属、非金属固体矿床传统、常规开采技术为重点,兼顾特殊矿床(“三下”矿床、露天转地下矿床、露天境界外驻留矿床、残矿)开采技术;取消了以往教材中出现的、当前已经弃用或较少使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增加了近年来涌现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加了矿山实例,使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增加了现代化采矿设备与先进管理知识,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工作中,自觉地运用新设备、新工艺。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是普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必修课教材,也可作为非采矿专业矿业学科的选修课教材、国情教育教材和矿山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教材,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参考书目。
目录
0 绪论
0.1 采矿发展简史
0.2 矿产资源开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0.3 矿产资源开发面对的环境问题
0.4 矿床开采基本模式
0.5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篇 矿产资源开发基本概念
第1章 金属矿床工业特征
1.1 矿产资源定义与分类
1.1.1 定义
1.1.2 矿石与废石的界定
1.1.3 分类
1.2 矿产资源基本特征
1.3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1.4 固体矿床工业性质
1.4.1 物理力学性质
1.4.2 埋藏要素
1.5 矿产资源储量及矿床工业指标
1.5.1 资源储量
1.5.2 矿床工业指标
第2章 矿床回采单元划分及开采步骤
2.1 矿床开采单元
2.1.1 矿田和井田
2.1.2 阶段(中段)和矿块
2.1.3 盘区和采区(矿壁)
2.2 矿床开采顺序
2.2.1 井田开采顺序
2.2.2 阶段开采顺序
2.2.3 矿块开采顺序
2.2.4 矿体问开采顺序
2.3 矿床开采步骤
2.4 三级矿量
2.5 开采步骤之间的关系
第3章 矿山生产能力与矿石损失和贫化
3.1 矿床开采强度
3.2 矿山工作制度
3.3 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3.3.1 影响生产能力确定的因素
3.3.2 生产能力不匹配带来的问题
3.3.3 生产规模划分
3.3.4 服务年限
3.3.5 生产能力验证
3.4 矿石损失和贫化
3.4.1 矿石损失和贫化的概念
3.4.2 矿石损失和贫化产生的原因
3.4.3 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的意义
3.4.4 损失率和贫化率的计算
3.4.5 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统计
3.4.6 当前矿山开采损失和贫化情况
3.4.7 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的措施
第二篇 矿床开拓与矿山总图布置
第4章 矿床开拓方法
4.1 矿床开拓及开拓井巷工程
4.2 开拓方法分类
4.3 单一开拓方法
4.3.1 平硐开拓法
4.3.2 竖井开拓法
4.3.3 斜井开拓法
4.3.4 斜坡道开拓法
4.4 联合开拓方法
4.4.1 平硐与井筒(竖井或斜井)联合开拓法
4.4.2 明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
4.4.3 平硐或井筒与斜坡道联合开拓法
4.5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4.6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比较
第5章 开拓井巷工程
5.1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
……
第三篇 采矿方法
第四篇 深部矿床与特殊矿床开采
附表:矿山主要采掘设备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矿产资源开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根据我国当前发展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段时期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尤其是金属矿床资源开发产业链(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前端的采矿行业,并不会像有人预料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夕阳产业。相反,由于采矿行业的特殊性(作业空间有限、作业条件艰苦、作业对象不确定性大),采矿总体技术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系统学习采矿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采矿工业,提高采矿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遵循上述培养目标,作者编著了《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这本非煤固体矿床采矿工程专业(含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核心骨干课程教材。教材除重点介绍金属、非金属固体矿床开采基本概念,常用开拓系统、采矿方法及开采工艺外,还根据当前及未来矿业发展趋势,介绍了深井矿床、“三下”矿床、露天转地下矿床、露天境界外驻留矿床、残矿等特殊矿床开采技术,并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增加了主要采掘设备表。为保证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教材简单介绍了矿山主要生产系统、充填理论与技术、放矿理论等内容。各学校可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有选择性地讲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教材、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虽然部分资料在参考文献中已经列出,但仍可能有遗漏之处,在此谨向各位参考教材、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可能还存在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钦礼
2015年10月20日于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