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德生 汤自权 李小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7
ISBN:9787548758266
内容介绍
本卷共六章。分别为第1章矿产资源及其勘查;第2章矿山资源地质工作;第3章矿山水文地质;第4章矿山工程地质;第5章矿山环境地质;第6章矿山测量。
本卷的编纂吸纳了行业最新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介绍了矿山地质和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工作实务,反映了所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收集了主要矿种一般工业指标、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常用钻机、测量仪器等资料,对矿山地质及测量工作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矿山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科研院所、设计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工具书。
目录
第1章 矿产资源及其勘查/1
1.1 地质与矿床/1
1.1.1 矿物/1
1.1.2 岩石 /4
1.1.3 地层 /1
1.1.4 地质构造 /12
1.1.5 矿床类型 /16
1.1.6 黑色金属矿床 /17
1.1.7 有色金属矿床 /21
1.1.8 贵金属矿床 /28
1.1.9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矿床 /32
1.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 /33
1.2.1勘查阶段 /33
1.2.2 坑探与钻探 /36
1.2.3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制备与测试 /43
1.2.4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45
1.3 矿石选冶试验采样设计 /45
1.3.1 矿石选冶试验 /45
1.3.2 采祥设计 /49
1.3.3 采样设计文件编制 /50
1.3.4 某多金属矿区可选性试验采样设计案例/62
1.4 矿床工业指标 /66
1.4.1 矿床工业指标的内容 /66
1.4.2 品位指标测算 /68
1.4.3 矿床工业指标论证/69
1.5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71
1.5.1 矿体边界的圈定 /72
1.5.2资源储量估算参数/74
1.5.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79
1.5.4 资源储量分类 /102
第2章矿山资源地质工作/112
2.1工作主要内容 /112
2.2 咨询设计地质工作 /113
2.2.1 设计对地质勘查成果的要求 /113
2.2.2 勘查成果评价 /114
2.2.3资源尽职调查 /120
2.2.4 设计阶段地质工作/123
2.2.5 矿体三维模型建立/131
2.3 基建期地质工作 /141
2.3.1 基建探矿设计 /141
2.3.2基建探矿设计实例/148
2.3.3 基建探矿工程管理/152
2.3.4 基建探矿野外验收/153
2.4 生产期地质工作/154
2.4.1 生产探矿/ 154
2.4.2 地质取样/164
2.4.3 深边部找矿 /175
2.4.4生产矿山化探找矿实例 /182
2.4.5 生产矿山找矿中数学地质的应用/182
2.4.6 生产矿山找矿勘查手段与工程布置 /183
2.5 资源储量管理 /184
2.5.1 资源储量管理内容及要求/184
2.5.2保有资源储量的确定和检查 /185
2.5.3三(二)级矿量 /186
2.5.4矿石损失、贫化的管理/188
2.5.5 矿石质量均衡中的管理与监督/189
2.5.6 现场施工和生产中的管理/189
2.5.7 储量动态管理 /190
2.5.8 采掘单元暂时停产、报废和正常结束的管理/191
2.6 闭坑地质工作 /192
2.6.1 闭坑地质工作任务与作用/192
2.6.2 闭坑阶段地质工作内容/194
2.7 地质工作主要图件 /196
2.7.1 原始地质编录概述/196
2.7.2 钻孔地质编录 /200
2.7.3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210
2.7.4 综合地质图件 /222
第3章矿山水文地质/233
3.1 地下水分类及特征/233
3.1.1 地下水分类/ 233
3.1.2 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地下水特征/233
3.1.3 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地下水特征/238
3.1.4 地下水的渗流形态 /241
3.2 矿床水文地质 /241
3.2.1 区域水文地质/241
3.2.2 矿区水文地质/242
3.3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248
3.3.1 矿床充水类型及勘查复杂程度类型/248
3.3.2 水文地质调绘/250
3.3.3 水文地质钻探/ 254
3.3.4 水文地质物探/256
3.3.5 水文地质试验/263
3.3.6 水文地质监测/276
3.4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评价/288
3.4.1 各类充水矿床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288
3.4.2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程度要求/289
3.4.3 矿区水文地质成果的评价 /290
3.5矿坑涌水量/291
3.5.1 矿坑水来源 /291
3.5.2 矿坑充水通道/ 293
3.5.3 矿坑涌水形式/296
3.5.4 影响矿坑涌水量大小的因素 /297
3.5.5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299
3.5.6 井巷工程涌水量预测/307
3.5.7 地下开采矿坑总涌水量计算 /315
3.5.8 露天采矿场总涌水量计算 /328
3.5.9 储排平衡计算 /330
3.6 矿床疏干 /332
3.6.1 疏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332
3.6.2 蔬干试验 /335
3.6.3 疏千方式与方法 /336
3.6.4 矿床疏千水文地质计算 /345
3.6.5 矿床疏千水文地质计算数值模拟(GMS)案例 /375
3.7 日常水文地质工作任务与内容/378
3.7.1 日常水文地质工作任务/378
3.7.2 日常水文地质工作内容/379
3.8 矿区水文地质图件/387
3.8.1 矿区水文地质基本图件/387
3.8.2 矿区水文地质专用图纸/388
第4章矿山工程地质/390
4.1工作任务和内容 /390
4.2助查分类/391
4.3 工程地质调查 /393
4.3.1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调查 /394
4.3.2岩体结构特征调查/401
4.3.3影响岩土稳定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409
4.3.4岩溶工程地质调查 /411
4.3.5 泥石流工程地质调查 /420
4.3.6 滑坡工程地质调查 /424
4.3.7 危岩与崩塌工程地质调查/433
4.3.8 矿区构造应力场调查 /436
4.3.9 岩堆移动工程地质调查/438
4.3.10 流砂工程地质特征调查/438
4.4 工程地质工作评价 /439
4.4.1 工程地质工作基本要求 /439
4.4.2工程布置和工程量 /440
4.4.3 勘查工程技术要求/ 442
4.4.4 综合研究成果资料 /445
4.4.5 工程地质工作评价内容 /445
4.5 井巷工程勘查 /446
4.5.1 勘查钻孔布置 /446
4.5.2 勘查钻孔技术要求 /447
4.5.3 样品与试验项目 /449
4.5.4 井巷工程勘查主要成果资料 /450
4.6 露天矿边坡勘查 /450
4.6.1 露天矿边坡分类 /450)
4.6.2 露天矿设计阶段勘查要求/454
4.7 排土场工程勘察 /461
4.7.1 排土场勘察等级划分 /461
4.7.2 排土场勘察要求 /462
第5章矿山环境地质/466
5.1 矿山环境地质工作主要目的与内容/466
5.1.1 矿山环境地质工作主要目的/466
5.1.2 矿山环境地质工作主要内容/467
5.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467
5.2.1 调查内容 /467
5.2.2 调查方法 /479
5.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83
5.3.1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 /483
5.3.2 评估任务与内容 /489
5.3.3 评估方法 /509
5.3.4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案例/510
5.3.5 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案例/510
5.3.6 石灰岩矿露天边坡稳定性评估案例 /511
5.3.7 地下开采金矿地表变形范围影响评估案例/512
5.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513
5.4.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514
5.4.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515
5.4.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517
5.4.4 某矿山生态修复 /523
5.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524
5.5.1 监测内容/524
5.5.2 监测方法 /524
5.5.3 监测点布置 /530
5.5.4 某矿山高陡边坡在线监测 /531
5.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要求/533
5.6.1 文本编制要求 /533
5.6.2 图件编制要求/533
5.6.3 报告附件/537
第6章矿山测量/538
矿山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5386.1
6.2 矿山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539
6.2.1 水准仪 /539
6.2.2 全站仪/547
6.2.3陀螺仪/ 554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596.2.4
6.2.5 无人机航空摄影、激光雷达测量 /561
6.2.6 三维激光扫描仪 /564
6.3 矿山地面控制测量/565
6.3.1 平面控制测量/ 565
6.3.2 高程控制测量/572
6.3.3 图根点控制测量/576
6.4 矿区地形测量 /576
6.4.1 一般地区地形测量/576
6.4.2 工矿区地形测量/589
6.5 露天矿测量 /591
6.5.1 露天矿控制测量 /591
6.5.2 露天采利生产测量 /596
6.6 矿井测量 /598
6.6.1 竖井施工测量/598
6.6.2矿井联系测量/609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6.6.3/613
6.6.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617
6.6.5 悲道测量 /618
6.6.6 井下采场测量 /621
6.6.7 贯通测量 /621
6.7 测量资料编制 /629
6.7.1 测量基础资料/629
6.7.2 矿图编制 /630
附录/631
附录Ⅰ 主要矿种一般工业指标 /631
Ⅰ.1 铜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1
Ⅰ.2 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1
Ⅰ.3 银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2
Ⅰ.4 镍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2
Ⅰ.5 钼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3
Ⅰ.6 钨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3
Ⅰ.7 锡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4
Ⅰ.8 锑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件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4
Ⅰ.9 岩金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5
Ⅰ.10 铁矿一般工业指标/635
Ⅰ.11 锰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6
Ⅰ.12 铬矿一般工业指标及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参考指标/638
Ⅰ.13 磷矿一般工业指标 /638
Ⅰ.14 铝土矿一般工业指标/639
Ⅰ.15 菱铁矿一般工业指标/640
附录Ⅱ金属矿床规模划分表/641
附录Ⅲ 样品加工室及矿山化验室设计/642
Ⅲ.1 样品加工室 /642
Ⅲ.2:矿山化验室/643
附录Ⅳ 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数据表/648
附录V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数据表/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