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先进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
ISBN:9787524000020
内容介绍
本书共6章,分别介绍了铜冶炼中含砷危废的产生及危害天然矿石去除铜冶炼废水中砷的方法、铁基固废处置含砷污酸技术、铝基固废对砷的去除作用、污酸的深度净化及含砷废渣资源化/稳定化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处置含砷危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1绪论
1.1砷及砷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1.1砷的发现
1.1.2砷的性质
1.1.3砷的来源
1.1.4砷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2砷污染现状及危害
1.2.1砷污染现状
1.2.2砷对人体的危害
1.2.3砷对环境的危害
1.2.4砷污染的防治措施
1.3铜冶炼中含砷危废的产生及危害
1.3.1铜冶炼
1.3.2铜冶炼中含砷污酸的产生
1.3.3含砷污酸的危害
1.3.4含砷污泥的产生及危害
1.4含砷危废的处理技术现状
1.4.1含砷污酸处理技术
1.4.2含砷固废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5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用作脱除高砷废水中的砷
1.5.1铁基固废沉砷技术
1.5.2铝基固废沉砷技术
参考文献
2天然矿石去除铜冶炼废水中的砷
2.1黄铁矿作为原位铁、硫双供体除砷
2.1.1黄铁矿剂量的作用
2.1.2pH值的影响
2.1.3H202用量的影响
2.1.4温度的影响
2.1.5反应时间的影响
2.1.6反应机理
2.2褐铁矿除砷
2.2.1褐铁矿转化为臭葱石的热力学分析
2.2.2褐铁矿的特征及其对砷的吸收能力
2.2.3褐铁矿对废水中砷的去除行为
2.2.4pH值对臭葱石合成的影响
2.2.5反应时间对臭葱石合成的影响
2.2.6温度对臭葱石合成的影响
2.2.7褐铁矿对废水中含砷沉淀物的结晶处理
2.3磁铁矿除砷
2.3.1磁铁矿沉砷合成臭葱石
2.3.2磁铁矿在废酸中的反应行为
参考文献
3铁基固废处置含砷污酸技术
3.1铜渣高效去除铜冶炼废水中的砷
3.1.1铜渣性质
3.1.2铜渣用量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3.1.3铜渣转化为稳定含砷沉淀物
3.1.4脱砷稳定化反应机理
3.1.5铜渣处理废水的价值评估
3.2钢渣与高锰酸钾协同作用去除铜冶炼废水中的砷
3.2.1钢渣性质
3.2.2高锰酸钾剂量的影响
3.2.3反应时间的影响
3.2.4pH值的影响
3.2.5砷的吸收和沉淀机制
3.3锌渣原位包裹固砷研究
3.3.1锌渣性质
3.3.2热力学分析
3.3.3吸附动力学
3.3.4锌渣添加量对除砷效果的影响
3.3.5反应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
3.3.6锌渣粒径对除砷效果的影响
3.3.7锌渣原位包裹废水中砷的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4铝基固废对砷的去除作用
4.1赤泥性质
4.2吸附实验
4.3赤泥除砷结果与讨论
4.3.1未高温煅烧的赤泥
4.3.1未高温煅烧的赤泥
4.3.2高温煅烧的赤泥
4.4蜂窝煤渣除砷
4.4.1蜂窝煤渣的基本物化特征
4.4.2蜂窝煤渣用量与反应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
4.4.3吸附动力学分析
4.4.4反应初始pH值的影响
4.4.5工业流程应用设计
4.5高温煅烧改性蜂窝煤渣
4.5.1高温煅烧后蜂窝煤渣性质
4.5.2高温煅烧后蜂窝煤渣除砷效果
4.6铁改性蜂窝煤渣
4.6.1Fe(0H)3用量的影响
4.6.2蜂窝煤渣用量的影响
4.6.3反应时间的影响
4.6.4吸附动力学分析
4.6.5共存离子的影响
4.6.6浸出毒性研究
4.6.6浸出毒性研究
4.6.7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5污酸的深度净化
5.1新型铁负载ZSM囗5分子筛通过异相成核与pH值限制打破去除
废水中的砷
5.1.1吸附剂ZSM□5/Fe合成及对废水中除砷效果的影响
5.1.2ZSM□5/Fe对废水中砷的吸附性能分析
5.2载钴树脂高效吸附废水中的砷
5.2.1载钴树脂合成及间歇吸附实验
5.2.2载钴树脂对废水中砷的吸附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6含砷废渣资源化/稳定化
6.1硅凝胶固砷
6.1.1硅凝胶的合成
6.1.2硅凝胶固砷的特性
6.1.3Fe2Si04凝胶固化污泥技术
6.1.4Fe2si04凝胶稳定化污泥技术
6.2铜渣凝胶固化/稳定化污泥技术
6.2.1铜渣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
6.2.2凝胶pH值分析
6.2.3Si/As摩尔比的分析
6.2.4老化时间的分析
6.2.5老化温度的分析
6.2.6表征分析
6.3钢渣协同硅灰固砷性能研究
6.3.1钢渣-硅灰比的分析
6.3.2水灰比的分析
6.3.3碱激发剂的分析
6.3.4固化产物的物理性能
6.3.5固化产物的环境稳定性
6.3.6砷的固定机理
6.4钢渣-赤泥-水泥协同固化含砷污泥
6.4.1物料配比对固砷性能的分析
6.4.2水泥掺入比分析
6.4.3污泥掺入比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