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跃新,孙永升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5024-8333-3
内容介绍
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利用效率低、优质精矿匮乏的现状,作者提出了铁矿资源“劣质能用、优质优用”的发展战略,并长期从事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装备研发,形成了悬浮磁化焙烧、深度还原短流程、超级铁精矿与洁净钢基料绿色制备、陶瓷球搅拌磨机节能磨矿、磁脉冲强化预处理等系列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并且多项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本书从各项技术的基础理论、实验室研究、半工业试验和工业化示范层面,对上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提炼,适合从事铁矿资源加工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参阅。
目录
1 绪论
2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与装备
3 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技术
4 超级铁精矿与洁净钢基料绿色制备
5 新型陶瓷球搅拌磨机节能磨矿技术与装备
6 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步浮选技术
前言概述
随着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铁矿石这一钢铁生产的最基本原料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难利用、加工成本高,国产铁矿石长期处于严重的短缺状态。铁矿石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甚至成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此,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铁矿资源的高效化、绿色化、高质化加工利用意义重大。本书作者及研究团队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利用效率低、优质精矿匮乏的现状,提出了铁矿资源“劣质能用、优质优用”的发展战略,并长期从事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装备研发,形成了悬浮磁化焙烧、深度还原短流程、超级铁精矿与洁净钢基料绿色制备、陶瓷球搅拌磨机节能磨矿、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步浮选等系列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本书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主要内容包括:(1)复杂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与装备。针对菱铁矿、褐铁矿、微细粒矿等难选铁矿资源,提出“预氧化—蓄热还原—再氧化”磁化焙烧新理念,开展物相转化控制、颗粒气固流动特性基础研究工作,研发了实验室、半工业和工业型浮磁化焙烧装备。(2)极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技术。针对鲕状赤铁矿、钒钛磁铁矿等极难选铁矿资源,突破选矿—造块—高炉传统理念,创造性提出深度还原短流程技术,揭示了复杂体系下铁矿石深度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建成处理能力50t/d的深度还原短流程半工业试验系统。(3)超级铁精矿和洁净钢基料短流程制备技术。针对我国铁精矿品质较差、洁净钢基料匮乏的现状,提出“深度提质—直接还原—电炉熔炼”洁净钢基料绿色制备新技术,建立了基于矿物学基因特性的超级铁精矿制备评价体系,研制常温高效脱硅浮选药剂,建成10万吨/年超级铁精矿工业生产线。(4)陶瓷介质搅拌磨机节能磨矿技术与装备。针对磨矿过程能耗高、效率低、介质消耗大等问题,提出陶瓷介质搅拌磨机节能高效磨矿技术,突破陶瓷介质在搅拌磨机应用的瓶颈,开发适用于低密度研磨介质的新型搅拌磨机,形成陶瓷介质磨矿工艺与装备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5)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步浮选技术。针对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难选铁矿资源,揭示了其难以浮选分离的本质原因,创新性提出分步浮选新技术,建立了含碳酸盐赤铁矿石浮选过程中消除矿物间交互影响的调控机制,依托该技术建成300万吨/年的分步浮选示范工程,实现了含碳酸盐赤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本书第1章和第2章由韩跃新撰写,第3章由孙永升撰写,第4章由李文博撰写,第5章由高鹏撰写,第6章由李艳军撰写,全书由韩跃新统稿、修改和审定。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东北大学祝昕冉、唐志东、栗艳锋、郭旺、张琦、周文涛、王勋等博士研究生的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