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雅宁,鲍志东,彭仕宓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2
字数:300
语种:中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8
ISBN 978-7-03-051375-5
内容介绍
本书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关注于断陷形成早期所沉积填充的富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储层,探讨该类储层的成因机制和发育规律。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3章,介绍储层形成的基本地质问题,包括层序地层与断陷湖盆充填、储层砂体类型及分布样式、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第二部分为第4~5章,重点探讨储层成因机制,包括富含火山物质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微观特征与成岩特点、多因素复合影响下的优质储层发育模式;第三部分为第6~7章,介绍优质储层的识别方法,重点对优质储层解释模型和有利储层评价与分布进行了说明。
目录
第一篇储层物质基础
第1 章概述 3
1.1断陷湖盆与火山活动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4
1.2.2 断陷湖盆控砂因素研究 5
1.2.3 富含火山物质储层特征研究 6
1.2.4 海拉尔盆地研究现状 6
1.3 研究实例区概况 7
第2 章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与控制因素 9
2.1 贝尔凹陷塔南凹陷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9
2.1.1 原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9
2.1.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10
2.1.3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 12
2.1.4 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0
2.2 SQn41 的油气地质意义 29
2.2.1 发现SQn41 层序的地质意义 29
2.2.2 SQn41 层序的发现带来的勘探开发潜力 30
2.3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样式 31
2.3.1 初始断陷期层序充填样式 31
2.3.2 构造相对稳定期层序充填样式 32
2.3.3 强烈断陷期层序充填样式 32
2.4 油藏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34
2.4.1 基准面旋回识别 34
2.4.2 基准面旋回特征 36
2.4.3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40
2.5 层序地层主控因素 44
2.5.1 构造对层序序列的控制作用 44
2.5.2 古气候对层序形成的影响 45
2.5.3 物源供给对断陷湖盆层序的影响 45
2.5.4 湖平面的变化控制层序的形成 46
第3 章储层沉积相分析 47
3.1 沉积相标志 47
3.1.1 岩石类型 48
3.1.2 沉积构造 49
3.1.3 粒度分析 51
3.2 主要储层沉积类型及特征 53
3.2.1 扇三角洲 53
3.2.2 近岸水下扇 56
3.2.3 远岸水下扇 58
3.2.4 湖泊 59
3.2.5 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远岸水下扇发育机理 60
3.3 贝尔凹陷三级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及演化 61
3.3.1 贝尔凹陷三级层序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61
3.3.2 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演化特征 77
3.4 短期旋回内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79
3.4.1 小层(短期旋回)微相展布特征 80
3.4.2 贝中油田南屯组沉积模式 95
3.5 断陷湖盆坡折带控砂模式 95
3.5.1 构造坡折带及其类型 95
3.5.2 构造坡折带砂体响应特征 96
3.6 火山活动沉积响应 98
第二篇储层特征解剖
第4 章储层特征综合研究 103
4.1 富含火山物质碎屑岩岩石学特征 103
4.1.1 岩石类型 103
4.1.2 碎屑物组分 105
4.1.3 填隙物特征 107
4.2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微观孔隙结构 107
4.2.1 储集空间类型 107
4.2.2 微观孔隙结构 109
4.3 储层成岩作用 111
4.3.1 成岩作用类型 111
4.3.2 成岩作用阶段 118
4.3.3 成岩相分析 120
第5 章贝中油田优质储层形成机制 125
5.1 构造对储层的控制 125
5.2 沉积对储层的控制 126
5.3 基准面变化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130
5.4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131
5.5 火山活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 132
5.5.1 方沸石及其成因分析 133
5.5.2 钠长石及其成因分析 134
5.6 层序界面附近古大气水淋滤作用 135
5.7 多因素复合影响下的优质储层发育模式 135
第三篇储层识别与油藏解剖
第6 章优质储层解释模型 139
6.1 储层四性关系 139
6.1.1 储层四性特征分析 139
6.1.2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141
6.2 储层物性参数模型 143
6.2.1 孔隙度模型 143
6.2.2 渗透率模型 145
6.2.3 储层物性参数模型检验 146
6.3 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因分析 147
第7 章有利储层分布 150
7.1 储层有效性评价 150
7.1.1 有效储层物性参数下限 150
7.1.2 有效储层分布 151
7.2 油藏类型研究 152
7.2.1 油水层识别标准 152
7.2.2 油水界面分析 153
7.2.3 主要小层(短期旋回)油层平面展布特征 159
7.2.4 油藏类型 165
7.3 有利储层评价标准与分布预测 167
7.3.1 有利储层评价标准 167
7.3.2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 169
参考文献 173
附录 181
附录A碎屑组分(1) 181
附录B碎屑组分(2) 182
附录C储集空间(1) 183
附录D储集空间(2) 184
附录E胶结作用 185
附录F扫描电镜(1) 186
附录G扫描电镜(2) 187
附录H扫描电镜(3) 188
附录I扫描电镜(4) 189
附录J扫描电镜(5)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