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他严谨求实、敢为人先;为师,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人,他质朴淳厚、无欲则刚。数十年来,陈先霖院士始终以坚守者的姿态,穿行于科学界和教育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他都如其名那样,为霖济物,清辉溢世,灼灼明然。

目睹乱世,心系实业救国

        1928年,陈先霖院士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儿时的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三字经》到《唐诗三百首》,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谦和的思想好似涓涓细流般浸润着他的品行,并逐渐成为了他性格特质的一部分。

        到了青年时期,陈先霖院士目睹着近代的中国经历血雨腥风,社会动荡,百姓难安,国家基础建设更是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在身为铁路工程师的父亲影响下,他决心投身交通事业,实业救国。1945年,陈先霖院士顺利地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船舶工程。但是,在学习一年后,他日渐意识到机械才是工业之首,要想发展实业就绝对离不开机器设备。因此,他随即转入了机械系,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丰富学识的同时,不断向实业救国的目标迈进。

        数不清多少个清晨,陈先霖院士在舍友熟睡时就已起床,日复一日地刻苦学习。独自在上海求学的陈先霖院士通过课余时间在校外打零工赚得学费和生活费用,当时,他有两份兼职:为一家杂志社测绘地图和翻译英文。对待这两份兼职,陈先霖院士的态度也极为认真,力求将每一项任务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是谋生的手段,却无形中使陈先霖院士的绘图能力与英语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先霖院士也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他决定将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刚参加工作时的陈先霖院士(第一排左一)

临危受命,高温中解难题

        1954年,陈先霖院士由冶金工业部(原重工业部)调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他刚到钢院时,正值我国“一五”计划起步阶段,国家正在大规模开展冶金工业的建设。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陈先霖院士毅然肩负起责任,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寒来暑往,陈先霖院士用50多个春秋,以饱满的热情、勤奋的工作解决了钢铁设备运行中的重大科技难题,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为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陈先霖院士进入武钢进行科研工作。彼时的武钢从德国SMS公司引进了1700 mm宽带钢冷连轧机组,这是我国第一套现代化的冷连轧设备。但投产后这套设备却经常发生工作辊辊颈与工作辊轴承粘结的事故,且情况愈发严重。据统计,当时这套设备在3年内发生事故130余次,次次都使轧辊、轴承和轴承座同时报废,每次直接的经济损失达10万余元。对此,德方一筹莫展。

        难题面前,陈先霖院士临危受命。当时正值盛夏,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炙阳如烤,轧钢车间内更是高温难耐。然而,已过半百的陈先霖院士却带领课题组的师生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两次大规模现场测试,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计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这套进口设备存在的设计缺陷,并将研究结果正式提交给德方。对于陈先霖院士团队的这一结论,德方表示完全认可,并积极采取了改进措施,提供改进方案,使得此类事故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执教杏坛,精彩源于精心

        陈先霖院士执教杏坛的时间约有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他追求精益求精,宽严相济,最终育得桃李满园。

        陈先霖院士对待教学严谨认真,他经常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即兴演讲精彩而著称,后人从其子的回忆文章中得知,丘吉尔在凡有集会的前一天都要花整晚的时间做准备,哪怕演讲的时间只有五分钟。”与此相似,陈先霖院士也认为“精彩来自于精心的准备”。因此,无论是备课的内容设计还是讲课和板书的表达设计,他都会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是黑板的哪个地方写哪个公式,一节课黑板需要擦几遍这样的小细节,他都能做到运筹于心。也正是由于这种字斟句酌和厚积薄发,陈先霖院士的课堂总是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每一节课都像章回故事一样高潮迭起、紧张生动。学生们都风趣地评价“听陈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连上厕所都舍不得去。”

        此外,在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陈先霖院士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德兴。对于他而言,德才兼备是育人的重要理念。他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所谓人才,不但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不仅有学问,还要有品格;不但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对于德育的特殊性,陈先霖院士还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开导和熏陶学生铸造一个健全的内心世界”三方面。诚然,在以上各方面,陈先霖院士都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做学生们为学为人路上的引领者。

        如今,陈先霖院士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专心致志,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注重德育、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却作为难得可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了我们。其一生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更是让无数人将其铭记。

 

采编:谢乐乐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科学人生》